close

  買完大米、蔬菜之後,還能坐在超市泡茶聊天,欣賞名家字畫;逛服裝店試完衣服,轉身就可以悠閑地坐下看書喝咖啡……導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,面對網購的強力衝擊,廈門的一些實體店正在試圖挖掘自身的優勢留客,其中,增強消費者體驗感成為攬客的一個重要法寶。(5月5日《海峽導報》)
  網購以其方便快捷、選擇餘地充分、價格便宜等等優勢來勢凶猛,正在不斷蠶食實體店大量的市場份額與利潤空間,成為實體店最大的威脅者。因此,實體店當然有很必要“見招拆招”,打響保衛戰,這“體驗感”,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舉措。但是否真就是法寶,恐怕還難說。
  到店里買了東西之後,還可以順便在超市裡泡茶聊天,欣賞名家字畫,看書喝咖啡,這當然是好主意。不過那前提是購物者本來就有泡茶聊天的興趣,看書喝咖啡的愛好,而且如果是聊天,還得有聊天的對象。但這樣的人到底有多少?毫無疑問,對於一些不得不陪夫人購物的男人來說,這樣的舉措大概是能起到一定效用的。問題是對於那些只想逛街的人、或是對看書喝茶欣賞字畫毫無興趣的人,這些“體驗感”又能有多大的吸引力?商家是否做過科學的市場調查?在沒有市場調查數據支撐的背景下就推出如此舉措,到底能夠攬到多少客,帶來多少經濟效益,對實體店的生存與發展發揮出多大的效用?實在是個未知數。
  何況,將面積從一兩百平方米升級到了2500多平方米,配備紅木桌椅和泡茶器具,以及配備一塊面積不小的名家字畫專區,配備看書喝咖啡的設備及服務人員,這些都必然會增加不少的成本,而它所輻射的範圍,卻僅僅只有1.5公里左右,即便如此的“體驗感”發揮了神奇的效用,又能給實體店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?能夠填補上那增加的成本嗎?一旦“體驗感”帶來的效益小於因此而增加的成本,就是實實在在的得不償失,甚至對於實體店的現狀來說,可能是雪上加霜。
  面對網購的衝擊,實體店出招的要點,似乎應該放在網購“軟肋”上:誠信問題,安全性問題和消費者的權益保障問題。而在這些方面,實體店是有著天熱優勢的,如何充分用好自己的這些長處來對沖網購的這些短板,並將網購的長處儘量吸收利用,也許才是面對網購衝出時,實體店的接招著力點。
  文/陳家沛  (原標題:“體驗感”是實體店回擊網購的“撒手鐧”嗎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s27fsgoi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